8月16日至17日,CAAI第十届全国大数据与社会计算学术会议在昆明举办。来自人工智能、社会科学、信息科学等多领域的专家学者齐聚滇池学院,共同探讨智能社会背景下社会计算与韧性社会的研究新路径。
本次会议以“智能时代的社会计算与韧性社会”为主题,由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主办,社会计算与社会智能专委、滇池学院、云南大学信息学院共同承办。会议旨在促进新思想与新方法的交流,展望智能社会的发展趋势与潜在风险,探寻科技进步与社会治理协同演进的研究路径,共绘智能时代下社会计算的发展蓝图。
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副理事长孙富春指出,社会计算作为人工智能与社会科学深度融合的重要方向,正在成为推动科技与社会系统协同演进的关键力量。新形势下,社会计算不仅要提供方法论工具,更应承担起引领方向、建构规则的重要责任。希望学界进一步加强跨学科合作,激发理论创新活力,为实现技术进步与人类福祉的协同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滇池学院校长马杰表示,会议在滇池学院的举办,将有力推动学校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等学科专业建设,进一步拓宽学术视野、汇聚创新思想,推动社会计算研究成果在更广阔的社会治理场景中实现落地转化。希望以此次大会为契机,发挥滇池学院民办高校优势,早日实现建成中国一流民办大学的目标。
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社会计算与社会智能专委会主任孟小峰提出,应以“有仁、有信、有情”为核心理念,建设一个有温度、有责任感的学术共同体,为青年学者成长、跨界交流与前沿研究提供更加开放和多元的平台。针对人工智能发展带来的伦理挑战,他呼吁构建面向未来的“预防性伦理”框架,强化科技向善的价值引导,推动社会计算在实现智能时代科技治理与人文关怀之间找到新的平衡点。
会议期间举办了前沿讲习班、4场大会报告、8个专题论坛,以及1场圆桌论坛与新星论坛,并发布《智能时代的社会计算与韧性社会》战略研究报告,助力相关领域的学术发展与战略规划。
此外,本届大会还举办了主题为“AgentSociety:打造智慧社会实验场”CAAI-BDSC2025社会计算创新大赛,鼓励创新思维,推动智能体在社会计算领域的实践与探索。滇池学院理工学院团队的项目《碳迹智引者》在智能体设计挑战赛中获得三等奖,是该赛道唯一获奖的民办高校。该项目创新性地将AI技术与环保宣传相结合,运用行为心理学和认知科学原理,开发出能够个性化引导市民低碳生活的智能体。
据悉,近年来,滇池学院理工学院高度重视学科竞赛,学校获省部级以上奖项334项,其中国家级42项,学生参与率高达60%。滇池学院副校长周沛表示,滇池学院将继续深化“新工科”“新文科”建设,打造更多跨学科课程和项目;加强与行业龙头企业合作,共建智能技术实验室和实践基地;鼓励师生参与更多高水平学术竞赛和科研项目,培养适应智能时代的应用型创新人才。(李明、罗欢)
原文链接:
http://union.china.com.cn/txt/2025-08/18/content_4320521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