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将过去的2023年
全体滇院人
用汗水浇灌收获
以实干笃定前行
学校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稳步提升
让我们共同回顾这一年滇院的精彩篇章
党建思政提质增效,彰显引领力
◆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通过党委会、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专题培训、专题辅导、集中交流研讨等方式,系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报告等内容,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致云南大学建校100周年重要贺信精神,把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推动发展、检视整改贯通起来。举办校院两级领导班子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读书班,开展主题教育实地研学,组织“三级书记”讲主题教育专题党课。云南日报以《云南大学滇池学院:打好主题教育见实见效“组合拳”》《云南大学滇池学院:统筹下好“四步棋”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为题报道学校典型做法。
◆滇池学院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将实践育人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抓手,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品质实践育人工作,坚持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深入开展红色教育、科技创新、阳光运动、文化艺术、社会服务五种实践,全力打造实践育人新模式。新华网以《立德树人践初心使命 “五育并举”育时代新人——云南大学滇池学院创新实践育人模式》为题报道我校育人成果。
◆在中共云南省委教育工委第五批高校“一流党建”示范党组织评选中,会计学院党总支被选树为“示范院系党组织”;直属第四党支部、建筑工程学院学生第一党支部被选树为“示范师生党支部”;创客党支部书记徐东明工作室被选树为“示范‘双带头人’工作室”。截至目前,我校获批“全国高校党建工作样板支部”2个,省级示范党支部1个,云南省高校“一流党建”示范党组织25个。
◆创客党支部“四创育人”工作法被中共云南省委教育工委命名为云南省高校“党支部典型工作法”。
◆创新创业学院入选2022—2023年度云南省“青年文明号”。
◆云南省委宣传部“双百双进”调研活动项目立项2项。
◆高校廉洁教育工作案例《打好“组合拳” 清风满校园——云南大学滇池学院持续推进校风教风学风建设走深走实》荣获二等奖,是云南省唯一获此荣誉的民办高校。
◆7篇优秀论文和优秀案例获评2023年度云南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优秀论文、优秀案例。
◆新华网、中央电视台、央视网、光明日报、央广网、中国网、云南广播电视台、云南日报、云南网等国家级、省级主流媒体报道我校办学成果、人才培养等成绩近40次。
教学科研水平提升,凸显软实力
◆国家级第二批新工科项目《产业学院助力信息技术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顺利通过结题验收。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习近平总书记“命运共同体”思想唯物史观基础研究》顺利结项。
◆在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计算机课程教学指导委员“面向赋能教育的大学计算机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项目”中获批1项。
◆喜获3项云南省教学成果奖。其中,《一流党建引领高素质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获云南省教学成果奖(职业教育)一等奖,《构建“三创融合”模式,推动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探索与实践》《数字化时代的土建类学生工程能力提升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获云南省教学成果奖(高等教育)二等奖。
◆在“首届云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数学与统计学类课程思政教学竞赛”中,荣获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学校荣获“优秀组织奖”。
◆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立项1项。
◆滇池学院位列中国独立学院创新创业教育指数榜榜首。
学科竞赛捷报频传,增强示范力
◆在第十届“学创杯”全国大学生创业综合模拟大赛中获得特等奖,我校连续三年获该比赛特等奖。
◆在第六届全国数字创意教学技能大赛中,荣获全国一等奖,本次比赛云南仅有四所学校获全国一等奖。
◆在第十五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中,荣获全国一等奖,创造云南省高校五年来最好成绩。
◆在第十三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荣获全国铜奖。
◆在第五届全球校园人工智能算法精英大赛中,荣获全国一等奖。
◆在第九届全国高校BIM毕业设计创新大赛中,荣获国家级奖项5项。
◆在第五届“云岭杯”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中荣获经典诵读类奖项5项、写作类5项,其中一等奖2项。
◆在第十三届云南省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暨第十六届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中,荣获省级一等奖1项,省级二等奖1项和优秀组织奖。
◆在第九届云南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荣获金奖5项、银奖3项、铜奖17项。
团学工作成果丰硕,展现“青年力”
◆在2022年度全国高校“活力团支部”评选中,我校2020级行政管理1班团支部被共青团中央授予“全国活力团支部”称号。截止目前,我校共有3个团支部获此殊荣。
◆在共青团中央主办的第四届全国青少年文化精品征集推荐活动中,《薪火相传》入选优秀作品。
◆校团委志愿者工作站在第七届中国—南亚博览会志愿服务工作中,荣获“优秀宣传奖”,2名教师获“优秀工作者”称号,2名骨干志愿者、8名志愿者获“优秀志愿者”称号。
◆优秀毕业生李静同学获得共青团中央、全国学联“全国大学生自强之星”称号。截至目前,我校共有7名学生获评“全国大学生自强之星”。
◆在2023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9支团队入选全国项目,多支团队入选省级项目。“青春滇院人”实践团入选团中央2023年乡村振兴“笃行计划”专项行动全国“优秀团队”,被评选为云南省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团队”,在“青春百团助百村”云南大学生服务乡村振兴社会实践专项中荣获二等奖。“海鸥青年”实践团入选团中央“镜头中的三下乡”优秀文字团队。
多措并举促进就业,提升影响力
◆毕业生就业帮扶工作多次获央媒点赞,被CCTV1、CCTV13频道分别在《新闻直播间》《朝闻天下》栏目以《多措并举 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 服务“不断线” 助力高校未就业毕业生就业》和《创新政策举措 拓宽就业渠道》为题进行报道。
◆2023届毕业生初次毕业去向率达到86.05%,名列全省本科高校前列,就业质量明显改善。连续四年实现有就业意向重点群体毕业生100%就业,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贡献了滇院力量。28个项目荣获教育部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立项,我校入选项目数量位居全省高校第一位。
◆荣获2022—2023年度云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示范单位。
◆入选云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典型案例。
滇院师生挺膺担当,凝聚向心力
◆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授予贾丽丽教授“云南省优秀教师”称号。
◆优秀毕业生吕世亮荣获第十届“云南青年创业省长奖”提名奖。
◆由学科带头人马文静教授创作,昆明市民族歌舞剧院和滇池学院共同打造的傣族群舞《大青树》成功入选文旅部全国文艺展演,是云南省唯一入选的节目。
◆由昆明市民族歌舞剧院有限公司和云南省舞蹈家协会、滇池学院编排的舞蹈《雨林雨林》成功入选第十四届荷花奖民间舞终评。
◆赵力中教授油画作品《铁血昆仑》入藏中国美术馆。
◆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导演、人文学院向一民教授作品《无音之乐》获金鸡奖提名,并在第二届香港紫荆花国际电影节荣获最佳美术奖。
◆义无反顾见义勇为,培根铸魂立德树人。3名学生救助落水游客的善举被新华网、光明日报、云南日报报道。
◆中央电视台《朝闻天下》报道2023届毕业生向子龙同学团队圆梦之旅。该同学在校期间参军入伍,毕业后回到家乡与创业团队助力当地乡村振兴。国庆前夕,他们团队如约带领11名布依族妈妈到天安门广场看升旗仪式,圆了布依族妈妈们的梦。
名家汇聚共谋发展,注入新动力
◆著名舞蹈艺术家杨丽萍莅临滇池学院杨林校区,参观并出席2019级舞蹈专业毕业汇报表演。
◆聘任于荣光、蒋晓荣为滇池学院教授,任艺术学院荣光科学与艺术研究院院长、副院长。
◆聘任向一民为滇池学院教授,在人文学院成立向一民名师工作室。
◆聘任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播音指导敬一丹为滇池学院客座教授。敬一丹老师在杨林校区报告厅作了题为《全媒体语境下文化类节目的创新空间》的讲座。
◆第十三届、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紫陶烧制技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田静到滇池学院杨林校区报告厅开展宣讲。
乡村振兴社会治理,增注服务力
◆为推进边疆民族地区社会工作参与乡村振兴,促进高校社会工作的研究与实践,我校成功举办“乡村振兴背景下民族地区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学术研讨会以及“边疆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研究中心”成立大会。
◆滇池学院校长、党委书记带队到红河州绿春县开展“校地结对帮扶”“县中托管帮扶”工作,并签署《云南大学滇池学院绿春县人民政府“校地结对帮扶”框架协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