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完善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长效机制,扎实开展教育实践活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强校地共青团组织合作,切实提升思想引领和实践育人实效,云南大学滇池学院团委与石林团县委签约共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联合开展“六个一”系列教育实践活动。近日,校地共青团共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签约授牌仪式在石林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举行。
签约仪式上,云南大学滇池学院团委与石林团县委共同签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合作共建协议书》并相互授牌,同时还向石林县10个民族团结进步村(社区)授予“教育实践基地结对村(社区)”牌匾。全体参会人员共同观看了石林县宣传片,全面了解石林县资源优势、民族文化、项目建设等内容。
为充实基层青年骨干力量,发挥学生优势特长,精准匹配岗位需求,以校地团组织共建为依托,石林团县委聘任云南大学滇池学院10名在校大学生担任结对村(社区)团总支兼职副书记,在仪式现场宣读了《关于聘用石林县2023年在校大学生兼职基层团干部的决定》,并颁发聘任证书。
签约仪式结束后,云南大学滇池学院师生与石林团县委工作人员共同走进五棵树村,组织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学体悟活动。实地参观彝族第一村史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馆、电子商务特色馆,详细了解五棵树村基层治理、产业发展、经济运行等村情村貌,观摩了彝族撒尼刺绣作品、阿诗玛历史典籍、少数民族生产生活用具等,深入了解阿诗玛文化、彝族风俗、石林红色革命故事及村庄历史发展,感受村庄各民族团结新图景,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云南大学滇池学院团委和石林团县委就校地共建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相关工作开展座谈交流。座谈会上,双方结合工作实际,积极探讨共建项目工作载体和长效机制,就如何充分实现校地团委之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团的基层组织建设、青年创业就业、青年干部培养教育、志愿者服务等工作交换了意见。双方一致表示将依托结对共建,不断拓宽加深双方团组织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切实增强团组织凝聚力、战斗力。
此前,云南大学滇池学院团委与石林团县委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已持续开展近一年的合作,共同组织开展三次活动。先后在石林非遗传习馆和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小箐村联合开展“奋斗的成就”深度体悟活动,在糯黑村开展“追寻红色足迹”寻访活动,以及在石林风景区开展“文明旅游·志愿同行”文化旅游志愿服务活动。
此次校地共青团合作共建,充分发挥了云南大学滇池学院团委与石林团县委各自的优势,通过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共建活动,让云南大学滇池学院师生更加深刻体悟到中华民族同根同源、同心同德的历史文化背景。同时,通过校地合作,促进学校与地方政府的合作交流,使师生们更加深入地了解石林县的历史文化,增强文化认同,坚定文化自信。
下一步,云南大学滇池学院团委将继续深化与石林团县委的合作共建,通过开展系列教育实践活动,引导广大团员青年践行爱国主义,增强国家意识、公民意识、法治意识,培育家国情怀,自觉投身于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伟大实践,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hYt-i6sK9S3tTIvMlYCl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