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大学滇池学院举办“乡村振兴背景下民族地区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学术研讨会

2023年6月12日 信息来源:新闻中心
编辑:陈茜 校对:杨沛雨 责编:宁显美

为推进边疆民族地区社会工作参与乡村振兴,促进高校社会工作的研究与实践,6月10日,“乡村振兴背景下民族地区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学术研讨会、云南大学滇池学院“边疆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研究中心”成立大会、残疾人社会工作专业委员会2023年年会成功举办。会议由云南大学滇池学院主办,云南大学滇池学院法学院承办,山东伟众康复医疗中心协办。

会议开幕

云南大学滇池学院周沛副院长主持开幕式,介绍了参加本次研讨会的主要嘉宾,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南京大学、云南大学等33所参会高校和9个参会社会组织。

云南大学滇池学院马杰院长在开幕上致辞,代表学校对来自五湖四海的专家学者们表示欢迎,并介绍了学校的基本情况、办学成果及社会工作专业发展情况。马杰院长讲到,滇池学院是民办高校中唯一拥有教育部第一批、第二批“新工科”项目和首批“新文科”项目的高校,社会工作专业是学校“新文科”建设的重点专业之一,学校将全面落实“个性、开放、包容、全面、共享”的治校理念,按照价值重塑、课程重构、场景重置、师资重组的思路,通过科技赋能形成学校社会工作专业特色,推动边疆民族地区社会工作专业发展。

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研究会会长、南开大学教授关信平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祝贺并致辞。关信平教授讲到,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社会工作专业更应在残疾人工作领域贡献力量,在日常生活、社会交往、教育、就业、维权服务等方面消除残疾人障碍,推动残疾人关爱事业高质量发展。社会工作专家学者要多研究、多实践、创新模式、总结案例,在坚实的理论基础之上,通过扎实的理论研究去引导和支撑残疾人事业各方面的应用性研究,充分发挥社会工作的专业优势。

开幕式上,云南大学滇池学院院长马杰、科研处处长刘建平为云南大学滇池学院“边疆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研究中心”揭牌。


主旨发言

会议邀请5位专家学者围绕残疾人权益保障、乡村振兴中的社会工作、民族地区社会工作等话题进行主旨发言,分享专业观点和前沿视角,并与参会人员进行热烈交流讨论。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杨立雄教授主讲《撕裂与孤岛——乡村振兴与残疾人社会支持》)

(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严新明教授主讲《基于“水母型”社会结构的残疾人权益保障研究》)

(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钱宁教授主讲《社会赋权视角下的民族社会工作促进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思考》)

(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副院长马居里教授主讲《乡村振兴中社会工作的角色与实践思考》)

(云南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李静教授主讲《优势视角下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发展路径》)


分论坛讨论

会议设立两个分论坛,聚焦“残疾人权益与保障”“乡村振兴背景下民族地区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两个主题,为与会人员提供发言与交流的平台。18位专家学者围绕主题从不同的角度与方向深入研究,做了高水平的成果分享。

最后,周沛副院长进行了总结。他指出,本次研讨学者层次高、学术水平高、参与热情高,对推动民族地区乡村振兴与社会工作发展具有很好的理论参照与实际借鉴。他感谢参会单位及学者对滇池学院建设高水平民办高校的大力支持。


维护:新闻中心 主管:党委宣传部 联系:0871-648937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