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教师科研能力提升培训班系列三】马杰院长、王丽珍教授作专题讲座

2023年5月29日 信息来源:新闻中心
编辑:陈茜 校对:杨沛雨 责编:宁显美

【编者按:为激发青年教师科研积极性,提升青年教师科研能力,提高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学校开展系列科研能力提升培训。】

5月26日下午,云南大学滇池学院2023年度青年教师科研能力提升培训班第三期在海埂校区崇志楼报告厅举行。云南大学滇池学院马杰院长、理工学院王丽珍教授应邀作专题讲座。学校青年教师参加培训。

马杰院长以“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引领 稳步推进学校由教学型向教学研究型转型”为题,点明了学校转型的总体思路,并对下一步如何推动学校转型做了安排部署。

马杰院长以“中国式现代化”为切入点,讲到党的二十大对教育、科技、人才的最新战略定位,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坚持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战略。中国正在由高等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迈进,学校推进由教学型向教学研究型转型既是建设中国高水平民办大学建设的现实需求,也是适应高等教育强国建设、响应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
马杰院长强调,向教学研究型的转型发展是学校建设中国高水平民办大学的必然要求,要坚持“系统谋划、完善机制、稳步推进”的思路,以应用导向、教研并重、形成特色、注重实效为转型重点,推进转型工作稳步向前。

马杰院长针对学校在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对转型工作提出要求:第一,抓好学科建设规划,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带动科学研究学位点建设,助推专业建设。第二,抓好机制建设,解决科学研究内生动力不足问题,要加强组织引导,明确导向方向。第三,抓好队伍建设,引培结合,努力提高师资队伍的教学水平、科研能力,打造一支能够支撑高水平民办大学建设的师资队伍。

王丽珍教授以“科研论文撰写与科研项目申报经验分享”为题,针对科研论文撰写和科研项目申报的方法、要点进行了细致的分享与交流。王丽珍教授表示,科研是对实际问题的探索钻研过程,是教学的“源头活水”,如果没有科研做支撑,大学课堂教学就会失去灵魂,科研过程虽然复杂且耗时,但有利于个人的科研水平的提升,又能够将科研团队成员联系在一起,希望广大青年教师都能够在科研中有所提升,有所收获。

王丽珍,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CCF杰出会员,云南省空间大数据挖掘与决策支持创新团队带头人,云南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云南省三八红旗手,云南省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主要从事空间数据挖掘、交互式数据挖掘、大数据分析及应用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项,目前在研2项。在TKDE、TFS、TNNLS、《计算机学报》、《中国科学:信息科学》等著名学术期刊和会议发表学术论文18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4部。荣获省自然科学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任中国计算机学会数据库专业委员会委员,ACM中国空间数据智能执委,中国人工智能学会CAAI社会计算与智能专业委员会委员。

至此,学校本期青年教师科研能力提升培训班圆满结束,周沛副院长对此次培训进行总结,要求各分院各部门结合科研能力提升培训计划,加强对青年教师的科研指导,提高青年教师科研能力和积极性。

维护:新闻中心 主管:党委宣传部 联系:0871-648937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