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美术馆老专家老艺术家的回信在我校引起热烈反响

2023年5月24日 信息来源:新闻中心
编辑:陈茜 校对:杨沛雨 责编:宁显美

——回信——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5月21日给中国美术馆的老专家老艺术家回信,在中国美术馆建馆开放60周年之际,向全馆同志致以热烈祝贺和诚挚问候。

中国美术馆是新中国成立后创建的国家级美术馆,于1963年5月23日建成开放。建馆60年来,累计举办具有影响力的美术展览5500余场,收藏各类中外美术作品13万余件。近日,中国美术馆13位老专家老艺术家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汇报中国美术馆的建设发展情况,表达为新时代美术馆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的决心。


——反响——


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在我校老中青艺术工作者中引发热烈反响

赵力中 艺术学院教授: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美术馆的老专家老艺术家的回信,我深感总书记心系中国美术事业。作为一名美术创作者,我将牢牢把握艺术创作的前进方向,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艺术创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作为艺术表现的主体,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讲好中国故事,努力创作推出更多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体现中华文化精神、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的优秀作品,以自己的作品谱写时代风貌,展现家国情怀,在人们灵魂深处建起历史的丰碑、精神的丰碑。

郭亚非 艺术学院院长: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美术馆的老专家老艺术家回信,既是对中国美术馆建馆开放60周年的祝贺和诚挚问候,也是对全体艺术工作者的激励,艺术学院将坚定不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系列重要论述精神,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创作更多接地气、传得开、留得下的优秀作品,同时不断加强美育教育,涵育学生美学素养,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在传承创新中繁荣文艺创作,积蓄持续发展之力,推动多层次的文艺人才培养,与人民同道,与时代同行。

黄毅 艺术学院副院长:中国美术馆收藏了我院赵力中教授的油画作品《铁血昆仑》,作品将昆仑关战役的英勇事迹,通过精湛的艺术手法,生动展现在画布上。这是一份厚重的历史记忆,也是对未来的坚定信念。这正是总书记在信中所提到的,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人民至上的办馆理念,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体现。作为高校艺术工作者,我们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讲好中国故事。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创作生产更多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优秀艺术作品。

祝敏佳 艺术学院副教授: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美术馆老专家老艺术家的回信,充分展示了党和国家对艺术工作的高度重视。信中赞扬了中国美术馆在典藏精品、展览展示、公共教育、对外交流等方面所做的工作,同时对其在新征程上的发展寄予厚望,这深深地打动了我。作为一名高校教师,总书记的回信让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艺术的力量,以及它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我将认真学习艺术专业知识,广泛阅读教育教学的报刊、杂志及专著,提升对艺术教学的认识,努力使自己具有综合的科学文化素质。

王禹 艺术学院教师: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美术馆的老专家老艺术家的回信,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中国美术事业的高度重视与深切关怀,回信中充分肯定了新中国美术事业所取得的成就。作为美术教育领域的工作者,我们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切实提高政治站位,把学习回信精神同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结合起来,以更加饱满的奋斗热情投入到祖国的美术事业中去,为繁荣发展中国美术事业、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作出更大贡献!


——馆藏——

在习近平总书记回信前夕,赵力中教授经过一年的艰辛创作的大型历史油画《铁血昆仑》捐赠收藏仪式于5月9日在北京中国美术馆隆重举行。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革中央主席郑建邦,全国政协常委、民革中央专职副主席兼秘书长李惠东,全国政协常委、民盟中央专职副主席、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中国美术馆党委书记安远远,民革中央副秘书长兼调研部部长付悦余,民革中央社会服务部副部长张长宏,中国美术馆副馆长潘义奎,民革中央社会服务部社会处处长、二级巡视员井建军,油画作者赵力中教授,油画创作资助人张锦州出席了捐赠收藏仪式。

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亲自为赵力中教授颁发了中国美术馆捐赠收藏证书。赵力中教授发表感言。郑建邦副委员长高度评价了作者的创作情怀、敬业精神和作品的艺术价值。

5月9日晚,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郑建邦、全国政协副主席何报翔、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等一行还欣赏品鉴了在北京收藏的另一幅由赵力中教授创作的巨幅历史油画作品《中国远征军决战密支那》,并给予一致赞誉与好评。

《铁血昆仑关》作品的创作背景是抗日战争的大型战役之一,也是桂南会战国民革命军投入最强规模的一场战役。战役发生于1939年12月18日——1940年1月11日,主要地点位于中国广西战略要点昆仑关。创作期间,赵力中教授先后到了战役的发生地广西昆仑关故地和昆仑关博物馆收集翔实的历史资料,以客观的历史观和写实的技法表达作品。

油画中的昆仑关,炮火纷飞,地动山摇,笼罩着火光和浓烟。画面以暖红色为基调,烘托战争氛围,冲锋的人浪彼此起伏,士兵们拼杀勇猛,天空日机呼啸、投弹疯狂,古树萧煞、枯叶飘飘,指挥军人镇定自若立于磐石。作品强调画面的视觉冲击力,力求再现历史的战争惨烈锋烟画面,强烈紧张的色彩氛围制造出紧张感,使读者身临其境地感受中国军民同仇敌忾、浴血奋战的场面,真实反映了昆仑关战役的激烈、悲壮。


——人物——

赵力中教授为国家艺术类二级教授。现为民革云南省委常委,云南大学民革总支主委,云南省政协第六、七、八、九届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云南省文史研究馆馆员,云南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昆明市美术家协会主席,我国著名的实力派写实画家,擅长重大历史题材油画创作,《1942.中国远征军》入选国家文化部、财政部联合实施的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

赵力中教授于2020年受聘为云南大学滇池学院艺术学院教授,并于2022年成立赵力中(二级)教授名师教学工作室,致力于美术课程教学及油画的创作、研究。



——作品——

赵力中教授代表作品

《日出东方•1949.10.1•天安门》油画 2009年
入选中国2020高中必修教课书美术教材

《扎西会议》油画 2004年
原作品收藏于扎西博物馆

《黑色的日子•1887•签订<中葡和好通商条约>》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1999•中国艺术大展”银奖

《中国远征军决战密支那》油画 2015年
原作品收藏于民革中央

《1944·中国远征军》油画 2009年
原作品收藏于中国美术馆

维护:新闻中心 主管:党委宣传部 联系:0871-648937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