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日报】云南大学滇池学院书记校长同上“开学第一课”

2023年3月20日 信息来源:新闻中心
编辑:陈茜 校对:杨沛雨 责编:宁显美

3月17日下午,云南大学滇池学院书记校长同上“开学第一课”暨书记校长“同讲一堂思政课”在杨林校区报告厅举行,云南大学滇池学院党委书记丁恒道、院长马杰为学生授课。

丁恒道以《成果来之不易 启示弥足珍贵——三年抗疫,中国答卷经得起历史检验》为题,与同学们全面分享了三年抗疫取得的重要成果。他提到:“回首过去三年,我们经历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抗疫大战,经历了一场艰苦卓绝的历史大考,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因时因势不断优化调整疫情防控措施,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定不移开展抗击疫情斗争,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积极成果,最大程度保障了亿万人民的生命安全,最大程度创造了生产生活条件和投资发展环境,最大程度彰显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事实充分证明,我们的疫情防控政策是正确的、科学的、有效的,得到了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

丁恒道表示,希望同学们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培养奋斗精神,加强品德修养,提升综合素质,增长知识与见识,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贡献青春力量。

马杰以《新时代大学生肩负的使命》为题,从四个方面展开,与同学们分享了新时代大学生如何成长成才、立志报国。他以“中国式现代化”为切入点,强调党的二十大提出的“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重大的理论创新成果。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在迈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有党的领导,有全体人民的共同努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一定能够实现。

马杰强调,新时代大学生肩负的使命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生力军,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主力军。要承担起这一重要使命,新时代大学生必须做好自己,深刻认识到德是灵魂,智是基础,体是条件,美是重要素质;要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分享、学会感恩;做有理想、有作为、有担当的新时代青年人。最后,马杰与同学们分享了自己的人生体会,希望同学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找到自己的目标与努力的方向,有紧迫感、时代感、民族感,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征程中,主动将自己的目标理想融入国家民族的目标理想中去,承担起时代赋予的职责。

本次授课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600余名学生代表在主会场聆听授课,其余学生通过学校微信公众平台聆听授课。课后,同学们纷纷表示,书记校长的授课解答了他们的思想和认识困惑,让他们更加清晰地明确了努力的方向,更加坚定了为民族复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的理想信念。


原文地址:http://ynrb-h5.yndaily.com/#/detail/normal/5202943057429504

维护:新闻中心 主管:党政办工作室 联系:0871-64315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