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大学滇池学院党委书记讲思政课

2023年4月24日 信息来源:新闻中心
编辑:陈茜 校对:杨沛雨 责编:宁显美

4月18日,云南大学滇池学院党委书记丁恒道在杨林校区报告厅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为题,为学生讲思政课。

丁恒道书记以中华民族、中华民族共同体、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三个概念切入,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代价值、云南省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重要举措、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必要性、云南大学滇池学院在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方面的探索与实践四个方面深入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

丁恒道书记讲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对我们党民族工作百年光辉历程的最新总结,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是为实现民族复兴凝心聚力,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夯实基础,体现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的战略决策。

丁恒道书记讲到,云南是中国少数民族种类最多的省份,云南民族团结进步的每一份成绩都会对全国各民族地区产生影响,每个民族的发展都会牵动各族人民愿望。云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要突出历史的传承性,深化教育开展的文化基础;要突出时代的必然性,体现教育内容的现实要求;要突出发展的前瞻性,强化教育效果的动力目标。云南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要做足“特”字文章,即坚持在保护中传承,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坚持大力培养与提升能力相结合,加大少数民族干部人才的培养;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大学生要充分认识云南民族团结进步的内涵与价值,要深刻体会云南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所具有的深远意义。

丁恒道书记指出,高校承担着培养担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重要职能,必须要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必然要求高校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做好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要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高校要引导大学生增强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提高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本领,成长为自觉维护中华民族共同体利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青春力量。

丁恒道书记强调,学校深入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积极推进探索实践,通过融入人才培养过程,提升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感召力;融入教学课程体系,提升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凝聚力;融入校园文化建设,提升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生命力;融入帮扶助困工作,提升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亲和力;融入社会实践活动,提升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影响力等。

丁恒道书记勉励同学们,青春由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青年一代是新的赶考之路上的新生力量,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毫不畏惧面对一切艰难险阻,在劈波斩浪中开拓前进,在披荆斩棘中开辟天地,在攻坚克难中创造业绩,以实际行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同学们纷纷表示,这堂思政课内容丰富,让大家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对学校在加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工作方面取得的成效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大家一致认为,要不断增强责任感、使命感,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到个人的思想和行动中,以实际行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维护:新闻中心 主管:党政办工作室 联系:0871-64315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