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桂梅思政大讲堂云南大学滇池学院分课堂】丁恒道书记首讲

2023年4月10日 信息来源:新闻中心
编辑:陈茜 校对:杨沛雨 责编:宁显美

【编者按: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我校着力打造“张桂梅思政大讲堂云南大学滇池学院分课堂”,发挥政治感召力、理论说服力、实践吸引力、引领示范力,教育引导全校师生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4月7日下午,“张桂梅思政大讲堂云南大学滇池学院分课堂”第一讲在海埂校区崇志楼报告厅举行,云南大学滇池学院党委书记丁恒道作了题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辅导报告。

丁恒道书记的报告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代价值、云南省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重要举措、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必要性、云南大学滇池学院在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方面的探索与实践四个方面展开,深入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

丁恒道书记讲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对我们党民族工作百年光辉历程的最新总结,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是为实现民族复兴凝心聚力,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夯实基础,体现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的战略决策。

丁恒道书记讲到,云南是中国少数民族种类最多的省份,云南民族团结进步的每一份成绩都会对全国各民族地区产生影响,每个民族的发展都会牵动各族人民愿望,云南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具有深远意义。云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要突出历史的传承性,深化教育开展的文化基础;要突出时代的必然性,体现教育内容的现实要求;要突出发展的前瞻性,强化教育效果的动力目标。云南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要坚持在保护中传承,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要做足“特”字文章,加快民族地区少数民族经济高质量发展。

丁恒道书记指出,高校承担着培养担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重要职能,必须要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必然要求高校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做好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要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

丁恒道书记强调,学校积极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方面的探索与实践。一是融入人才培养过程,提升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感召力;二是融入教学课程体系,提升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凝聚力;三是融入校园文化建设,提升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生命力;四是融入帮扶助困工作,提升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亲和力;五是融入社会实践活动,提升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影响力。

学校副科级及以上人员,副高级及以上职称人员、教研室主任、专业负责人,全体党支部书记参加了本次培训。


维护:新闻中心 主管:党政办工作室 联系:0871-64315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