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云南大学滇池学院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按照上级部署,认真制定方案,精心组织实施,全校迅速掀起了学习宣传贯彻的热潮。】
11月16日下午,学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在海埂校区崇志楼一会议室召开集中学习会议,再次专题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学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全体成员及各党总支书记参加学习,校党委书记丁恒道主持会议。
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围绕进一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结合工作实际和思想实际谈体会、谈认识。
党委书记丁恒道: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十年来,我们经历了对党和人民事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三件大事:一是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三是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报告还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要紧紧围绕这一中心任务,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扎实推进学校“一二六八”党建工程和“一十百千万”铸魂工程建设,深入开展党委“领航行动”,强化政治统领;党支部“凝心活动”,强化铸魂育人;党员“先锋行动”,强化典型引路。不断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不断提高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师生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和保障高水平民办大学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党委委员、院长马杰:
党的二十大报告共十五个部分,第五部分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这是我们党历史上第一次把教育科技人才单列成章。报告指出,发展是第一要务,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这四个第一充分说明了教育科技人才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作用。明确了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的方针。
云南“十四五”发展规划提出,到“十四五”末,云南高等教育水平要处于西部领先。没有民办高等教育的高水平,云南高等教育的高水平是不完整、不全面的,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省教育厅对高等教育的要求,结合学校发展需求,找准切入点和发力点,集中力量单项突破,逐步提升学校优势,使学校在“十四五”末在人才培养方面达到全省应用型高校的先进水平,达到全国民办高校的先进水平。
党委委员、副院长向晓明: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始终是教育的根本问题。我们深刻认识到,建成教育强国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然要求,而民办教育的现代化又是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作为一名民办高校的管理者,我们要切实把全校师生员工的思想行动统一到党的二十大精神上来,将建设应用型、有特色、高水平的全国一流民办大学目标深度融入国家建设和民族复兴进程。坚持应用型办学定位,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内涵建设和特色发展为重点、多元融合发展为路径、改革创新为动力,全面提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创新的能力和水平,踔厉奋发,笃行不怠,为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出滇池学院的智慧与力量。
副院长高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向全世界庄严宣示,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的二十大报告全面深刻阐释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本质要求、发展道路、发展方式,回答了发展依靠谁为了谁、怎样发展(包括发展步骤、发展方式、全面发展)等系列问题,对中国式现代化“两步走”战略作了新的安排。中国式现代化是对传统现代化理论和西方现代化实践的超越,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是对人类社会的巨大贡献。教育工作者要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培养有使命有担当,为中国式现代化而努力奋斗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副院长张建东:
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要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以科学理论为指导的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长期实践中逐步开辟出来的道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我国的综合实力明显的提升,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由此可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唯一正确的道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共产党将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作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高校,我们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师资队伍质量,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既是一种自豪,一种光荣,也是一种责任。
副院长杨兴才: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坚决打赢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腐败是危害党的生命力和战斗力的最大毒瘤,反腐败是最彻底的自我革命。只要存在腐败问题产生的土壤和条件,反腐败斗争就一刻不能停,必须永远吹冲锋号。坚持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同时发力、同向发力、综合发力”。结合学校财务、资产采购等具体工作,要健全完善规章制度,健全监督机制,加大监督力度,铲除滋生腐败的土壤。要通过举办培训等方式,不断提高广大教职员工的法律意识、规矩意识,为引导教职员工为推动全国一流民办大学做出自己的贡献。
党委委员、党委教师工作部部长李启华: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作为学校从事人事工作的党委委员,听到总书记关于人才的这段重要讲话,深感振奋,备受鼓舞,接下来,我将深入贯彻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尤其是关于人才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结合自身工作实际,为学校引进人才、发现人才、培育人才、留住人才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努力形成学校人才资源效应,助力全国高水平民办大学建设。
党委委员、专职教师李璐副教授: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教师不仅仅是教给学生专业知识,更承担着育人的重任。作为一名高校教师,我们是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的排头兵,一定要立足本职工作,自觉增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政治担当,立足党的事业后继有人这一根本大计,牢牢把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做好学生成长路上的引路人,千方百计为拔尖创新人才的培育创造有利条件。教师最重要的是点亮生命的灯火,在不同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教学中要结合经典的理论讲好中国故事,将思政元素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在工作中不断学习,提升自己的认知能力,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和应对各种复杂情况的能力,增强创新意识、提高教学质量,为祖国培养更高质量的应用型人才,为党和人民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党委组织部副部长、党校副校长高桂椿:
党的二十大报告充分彰显了我们党谋划复兴伟业、擘画强国蓝图的历史主动和使命担当,是我们党迈进新时代、开启新征程、续写新篇章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报告首次把教育、科技、人才进行“三位一体”统筹安排、一体部署,赋予了教育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新的使命任务,作为高校教师倍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结合工作实际,作为党委组织部,我们要将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各级党组织会议“第一议题”、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必学内容、师生党员干部教育培训首课、必修课,迅速掀起学习热潮,扎实开展宣讲研究阐释,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全校党员、干部和师生中入脑入心,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引导广大师生把力量干劲凝聚到实现全国高水平民办大学建设上来,使党的二十大精神成为指引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强大思想武器。
党委宣传部部长任磊:
作为民办高校一名宣传思想工作者,我们将按照《中共中央关于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决定》要求,充分认识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精神的重要意义,全面准确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党委宣传部将结合学校工作实际,从切实抓好学习培训、集中开展宣讲活动,精心组织新闻宣传、深入开展研究阐释等方面,以校内报道校外宣传相结合的方式,认真开展好党的二十精神学习宣传教育,形成“学校统筹、上下联动、层层落实、人人参与”的长效机制,持续学、全面学、系统学、积极营造学习宣传的热烈氛围。笃行实干,砥砺前行,为把学校建成中国高水平民办大学做出积极贡献。
党委统战部部长李懿璇: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今后党和国家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报告通篇贯穿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为我们做好今后的工作提供了强大动力。报告中多次提到“团结”,“团结”是报告的高频词,我们要从统一战线在新时代新征程的历史使命来领会团结奋斗,在工作中不断学习、探索、实践和总结,号召全体师生“一起来想,一起来干。”报告中对群团组织强调深化改革和建设,增加了“有效”二字,为进一步深化群团组织改革、做好群团工作指明方向,我们将更好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团结引领广大师生听党话、跟党走,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
丁恒道书记在总结时强调,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要紧紧围绕七个“聚焦”和九个“深刻领会”来持续学、深入学;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持续抓好抓实;要通过宣讲报告会、理论研讨会、党委理论中心组集中学习等形式对党的二十大精神进行深入阐释;要通过“主题党日”、“三会一课”、“万名党员进党校”、党员教育培训等方式不断增强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实效;要积极推进党的二十大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不断提高育人实效。丁恒道书记要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坚持不懈用党的二十大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坚持党建引领、创新驱动、内涵建设、特色发展,奋力写好立德树人大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