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我校在海埂校区崇志楼报告厅召开2022-2023学年秋季学期开学全体教职工大会。会议总结回顾上一个学年的工作,安排部署新学期的重点工作。根据疫情防控要求,云南大学滇池学院院长马杰,党委书记丁恒道,副院长向晓明、高力、张建东,总会计师杨兴才,全校副科级及以上人员、学校督导、新入职教职工在报告厅主会场参加会议,其他教职工通过网络直播方式参会。
会议由张建东副院长主持。
在第二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全国赛中,贾丽丽教授荣获全国赛二等奖,是云南赛区教授组特等奖第一名,也是入围全国教授组决赛的63人中唯一的云南省代表,为激励广大中青年教师努力提高教学能力和水平,学校决定对贾丽丽教授进行表彰,向晓明副院长宣读表彰决定。
马杰院长向贾丽丽教授颁发“特别贡献奖”荣誉证书。
贾丽丽教授在发言中感谢董事会的支持、学校领导的栽培、同事的帮助,回顾了大学数学教改6年的历程。她讲到,在不断解决教学问题中持续进行教学改革,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和学校提出的教学改革要求,在教学中不断反思,持续改进教学方法、手段和模式,形成自己的特色。相信滇院这艘教育大船,定能乘风破浪、扬帆远航,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会上,马杰院长总结了上一学年滇池学院取得突出成绩,指出了学校在建成中国高水平民办大学的目标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提出了新学期工作思路和要求。
马杰院长指出,刚刚过去的2021—2022学年,在董事会和李学春董事长的正确领导下,全校一手抓校园疫情防控工作,一手抓学校发展,各项主要工作继续领跑全省民办高校,学校的社会声誉、社会地位、社会公信力进一步提高,教职工的凝聚力、向心力、获得感、幸福感进一步提升,滇院人交出了一份优异的成绩单。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与把滇池学院建成中国高水平民办大学的目标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学校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新学期,要紧紧围绕建成中国高水平民办大学的目标,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学校发展,以“三考一创一竞赛”为抓手,以新工科、新文科建设为契机,不断深化以职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进学分制改革,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多样化的选择;以一流教材、一流课程建设为基础,分层次推进一流专业建设;学科建设进一步加强,教师参与科学研究的人数明显增加,科研的能力水平、项目层次明显提升;队伍数量明显增加,质量进一步提高;治理能力、治理水平明显提高,校园和谐稳定,有力支撑高水平民办大学建设。
随后,马杰院长从认真抓好疫情防控工作、教学和科研工作、学生工作、队伍建设等方面对新学期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马杰院长强调,新学年的任务非常繁重,但滇院人没有克服不了困难,我们要在董事会和李学春董事长的领导下,戮力同心、奋力拼搏、开拓进取,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的胜利召开!
丁恒道书记在讲话中总结了2022年上半年党建思政工作取得的主要成绩,并对新学期党建工作、思想政治工作、意识形态工作、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安全稳定工作、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工作等进行了安排和部署。
丁恒道书记指出,党建工作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深化基层党建示范创建和质量创优工作,扎实做好民办高校党建工作积分制管理。思想政治工作要大力培育建设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进一步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挥品牌效应不断丰富校园文化活动。意识形态工作要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建立网络舆情常态监测、预警、应急处理机制,加强阵地建设落实工作制度。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要加强警示教育,深入推进“清廉学校”建设,加强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安全稳定工作要维护政治安全,建设平安校园;要牢固树立大安全观,构建大安全体系;要强化校园安全“三防”建设,落实校园安全工作责任;要统筹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确保校园安全稳定。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工作要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融入政治理论学习,融入教学课程体系,融入校园文化建设,融入社会实践活动中,努力作出新的探索与实践。
丁恒道书记强调,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目标、新要求,我们要以奋发有为的士气、承责担当的勇气、不达目的誓不休的胆气,坚定信心不动摇,锚定目标不放松,风雨无阻勇攀登,认真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奋力谱写中国高水平民办大学建设新篇章,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高力副院长从专业综合评价工作、毕业论文抽查工作、实验室整改问题等方面安排部署新学期教学工作,并提出了工作要求。
凝心聚力促发展,踔厉奋发谱新篇,全体滇院人必将继续奋发图强,勇于担当,齐心协力,真抓实干做好各项工作,在新学期推动学校各项事业再上新台阶。